INPUT_PULLUP上拉输入是接3.3v还是接gnd
一句话结论: INPUT_PULLUP 内部上拉电阻把引脚拉高到 3.3 V(或 5 V,取决于板子),所以外部按键只需把引脚 直接接到 GND 即可,不需要再接 3.3 V。 典型接法 复制 Ard
用arduino三个按键实现黑神话悟空劈棍的五连招状态机
下面给出一种 3 个按键就能打出《黑神话:悟空》劈棍 5 段连招的 Arduino 实现思路: 整套逻辑用“状态机”描述,3 个按键分别代表 K1:轻击(左键) K2:重击(右键) K3:识破/取消(
如何使用USBDeview
以下是 USBDeview 的详细使用步骤,适用于 Windows 系统,帮助你查看、卸载或清除 USB 设备记录: ✅ 第一步:下载并运行 USBDeview 访问官网:https://www.ni
我在使用github的 scottbez1/smartknob 工程。需要帮我解释上面的变量参数都管什么用。
下面把 PB_SmartKnobConfig 里每个成员的中文含义、典型取值范围和对实际手感的影响一次讲清。 (以下结论基于官方示例及爱好者实测总结 ) 表格 复制 字段 中文说明 如何影响手感/功能
非门电路的晶体管为什么p型晶体管的地基要高一块?
在CMOS非门(即反相器)中,P型晶体管(PMOS)的“地基”(准确说是衬底或基体,Bulk/Body)需要接到最高电位(VDD),而不是“高一块”。这看起来像是“地基抬高”,但实际上是出于防止寄生结
数学上进化和历史
有很多数学的历史例子,都是先用了错误的猜想方式得到了正确的结论,再由正确结论去猜测正确理由。比如历史上,先有了微积分, 然后才出现了极限理论。 但是教科书都是上来先说极限理论, 然后再来微分、积分。
智能体的利用,是写一个prompt好,还是将智能体制作成多个角色走工作流好?
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架构选择问题,核心在于任务复杂度和协作需求。我帮你拆解一下两种方案的优劣和适用场景: 1. 单Prompt方案(单体智能体) 适用场景: 任务链短(3步以内)、逻辑简单(如“总结→翻译
st7735s_128_160_RGB_TFT接线图
下面给出 1.8 英寸 128×160 分辨率、驱动芯片为 ST7735S 的 RGB-TFT(SPI 接口)常见两种开发板接线示例。实际模块引脚名称可能略有差异,只要功能对应即可。 一、引脚功能对照
量子炸弹、爱因斯坦定域性
科学小神牛 量子炸弹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Sy3vzbEUy EPR佯谬(Einstein-Podolsky-Rosen Paradox)是爱因斯坦、波
拉格朗日四平方和定理被证明了吗?如何证明的?
拉格朗日四平方和定理